当前位置:群乐文艺网 > 范文专栏 > 经济论文

中国相邻省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分析_经济论文

  • 2019-05-28 15:22:43
  • 来源:群乐文艺网
  • 编辑:群乐文艺网
  • 己被围观123次

论文导读::本文基于中国29个省市1990-2006年间的数据,引入省份产出变量,在Solow增长模型框架下对全国29个省份与其相邻省份之间的相互溢出效应做了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唐地区经济联系度低,区域合作性较差;长三角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经济互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周围地区快速发展;南部沿海地区中广东省对邻省的经济带动作用不足,福建省对邻省的溢出效应为负值;中部地区中的河南、安徽、湖北以及西部地区中的宁夏与其相邻省份互动性良好;东北地区之间区域合作较差,辽宁省的经济辐射作用不大。
论文关键词:相邻省份,溢出效应,Solow增长模型

  一、引言
  我国地区经济增长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即一个地区的产出不仅依靠自身内部条件,同时受到其他地区产出尤其是相邻地区产出的影响,表现为经济增长溢出(陈丁、张顺,2008)。经济增长溢出效应越大,地区间经济联系度越高,产业互补性越强;溢出效应越小,则地区间经济联系度越低,产业互补性越差。一个地区与其相邻地区通过聚集和辐射相联系,聚集主要是源于自身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人才效益和设备效益等吸引着相邻地区的要素向本地区聚集;辐射指本地区对相邻地区的综合影响能力和发展带动能力,表现为产业带动以及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溢出等(刘崇献,2005)。研究各个地区与其相邻省份的互动关系,对于我国各省份明确当前形势、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经济增长溢出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
  Ying(2000)从中心-外围理论的角度出发,使用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了中国1978-1994年省份产出增长率的相互作用,证实了中国空间经济存在溢出效应,其中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增长的中心,对周围的沿海省份海南和广西有显著的正溢出效应,而对周围的非沿海省份湖南和江西则极化效应明显。
  Brun,Combes and Renard(2002)利用Barro(1991)式的增长回归方程,对我国28个省份1981-1998年的平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对中部地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东部地区内部溢出效应也很明显,但是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则溢出效应不显著,进而得出在短期内溢出效应的作用不足以使中国区际经济差异缩小的结论。
  王铮、刘海燕、刘丽(2003)在Douver and Peeters修正的Mundell-Fleming模型的基础上经济论文,对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区域间GDP溢出研究模型,根据1984-1999年数据的回归结果,得出我国东中西部GDP溢出效应明显,其中中部地区的发展起着主环节作用的结论。
  李国平、陈安平(2004)以1978-2001年东中西三大地区实际GDP的增长率为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证实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东部自身,也有利于中西部地区。陈安平(2007)以1953-2004年我国八大区域的人均实际GDP为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和云南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东北、西北和南部沿海地区地产出增加对其它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大的结论。
  薄文广(2008)基于我国30个省市1979-2006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邻省发展水平变量得出全国及分区域的样本范围内都存在着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相邻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形成了一种单向溢出效应,相邻的中部地区和西部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双向互动格局的结论。
  上述文献主要是从区域角度讨论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溢出效应,Brun等 (2002)、王铮等(2003)以及李国平、陈安平(2004)都是把我国划分为了东中西部三个区域,陈安平(2007)把全国划分为八个区域,从区域角度来研究区域间的动态关系。Ying(2000)和薄文广(2008)对全国省际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做了分析,得出全国在样本范围内存在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但这只是一种总体的平均意义上的结论。Ying(2000)也对相邻省份的溢出效应做了分析但是重点集中在广东省与其相邻省份,对其他地区的分析较少。从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国内还没有文献对我国各省份与其相邻省份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尝试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Solow增长模型分别计算全国各省份与其相邻省份的相互溢出效应,以期对我国各省份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二、模型与数据
  (一)计量模型
  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有很多,Solow增长模型尽管简单但是却应用最为广泛,而且在Solow增长模型中比较容易加入新的变量,所以我们选择Solow增长模型作为本文的模型框架。Solow增长模型的建立主要是围绕两个方程展开的,一个是生产函数,一个是资本积累函数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假设生产函数符合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且生产函数具有劳动增进型的技术进步,则:
  Yt=Ktα(AtLt)1-α ,其中 At=A0egt(1)
  上式中,Yt是总产出,Kt是资本总存量,At是技术进步因子,Lt是劳动力总量,α是资本的产出弹性,1-α是有效劳动力的产出弹性。
  有效劳动的人均产出即为:
  t =tα ,其中 t=Kt/AtLt,t=Yt/AtLt(2)
  上式中,t 为劳动力人均资本对技术的比率,即“资本-技术”比率;t为劳动力人均产出对技术的比率,即“产出-技术”比率。
  在一个单一产品的封闭经济中,产出可以分为消费和投资两部分(假设不存在政府部门),且总储蓄等于总投资。Solow增长模型假设总储蓄(从而总投资)是总产出的一个固定比例,即S= sY。假定现有资本的折旧率为δ,则资本存量的变化为:
  t=sYt-δKt(3)
  假定劳动力L和技术水平A分别以n和g增长,对式(2)中t=Kt/AtLt先取对数再求导,然后再代入式(3)中,可得到资本积累方程:
  t=st-(n+g+δ)t(4)
  当经济达到稳态时经济论文,由t=0可得出稳态时的人均产出:
  ㏑(y*t)=㏑(A0)+gt+㏑(s)-㏑(n+g+δ)(5)
  根据收敛理论,落后的经济体比发达的经济体有更快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经济体与稳态状态时人均产出的差距越大,则增长速度也越快。令λ为收敛速度,则有:
  =λ[㏑(y*)-㏑(yt)]
  解该微分方程,有:
  ㏑(yt)=(1-e-λt)㏑(y*)+e-λt㏑(y0)(6)
  其中y0为初始的有效劳动的人均产出,把式(5)代入式(6)式可得:
  ㏑(yt)-㏑(y0)=(1-e-λt)〔㏑(A0)+gt〕-(1-e-λt)㏑(y0)+(1-e-λt)㏑(s)-(1-e-λt) ㏑(n+g+δ)(7)
  对方程(7)进行简化,令(1-e-λt)〔㏑(A0)+gt〕=β0,-(1-e-λt )=β1,(1-e-λt) =β2,(1-e-λt) =β3,则方程变为:
  ㏑(yt)-㏑(y0)=β0+β1㏑(y0)+β2㏑(s)+β3㏑(n+g+δ) (8)
本篇文章由板报网小编收集整理!望大家喜爱,谢谢!


本文标题:中国相邻省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分析_经济论文 - 经济论文
本文地址:www.zizhe.net/fanwen/jingjilunwen/1538.html

  相关推荐:

“收手”、“转向”与长期平衡——“后危机时代”中美超常规经济

人口增长与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演化博弈分析

云南省产业扶贫融资问题研究_内源资金

中国房地产现状研究——以迪拜危机为鉴_房产泡沫

二元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测定—基于中国1978—2008年的实证

标签(TAG)

更多精彩内容